作为新兴住宿业态,网约房近年来日益火爆,然而,新业态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房源良莠不齐、“货不对板”、“一房多卖”等突出问题,与传统的旅店业不同,网约房暂未纳入特种行业管理金股配资网,暂时缺乏上位法管理依据,监管存在漏洞,也让网约房近年成为矛盾纠纷高发场所,暴露出治安隐患。
去年年底,重庆渝中区破题规范网约房管理,在全国率先以地方性政府规范文件的形式出台《重庆市渝中区网约房管理试行办法》,明确相关部门监管职责,并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对网约房试行“一房一码”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全区已线上发放房源码1.3万余个,实现网约房管理底数清晰。”重庆渝中区公安分局副局长蔡小龙说。
熊猫公馆大楼。
据介绍,当前,渝中职能部门对网约房经营报备的基础信息核实完整性、准确性后发放房源码,网约房经营者凭房源码可在平台经营,同时网约房试行分色管理制度,严重违规的网约房将被赋红码强制下架,大幅减少网约房投诉及治安隐患。近期,公安部“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采访走进重庆,实探重庆渝中区网约房智慧管理新实践。
1
1.3万余网约房有了“身份证”,试行“绿蓝黄红”四色管理制度
重庆市渝中区旅游资源集聚,坐拥解放碑、洪崖洞、朝天门等热门景点,网约房行业也随之发展迅速。据统计,渝中区内分布着网约房1.6万余间、网约房经营者1600余家、从业人员6000余人,市场经营规模达数亿元。渝中区公安分局副局长蔡小龙介绍,重庆渝中网约房多集中在网红景点,密度大,人流多,多数网约房没有前台登记区,旅客和经营者线上交易,存在监管漏洞和盲区,尤其成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突出场所。
早前,网约房作为新业态,底数不清,管理困难,重庆市渝中区去年年底出台《重庆市渝中区网约房管理试行办法》,运用数字化手段,依托网上预订平台,建立“一房一码”机制,规范网约房线上报备、复核、赋码、监管、退出等全流程。
网约房实名登记App。
蔡小龙介绍,以经营网约房为例,经营者以往只需自主挂靠互联网平台,将经营的网约房地址、图片等基础信息填写即可在平台上线,但往往被不法商家上传假图进行虚假宣传,试行“一房一码”后,网约房经营者需在“渝快办”APP上提交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经营场所产权证明或租赁协议、经营场所平面图等信息,经住建、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线上及现场复核后,方可获得房源码。
蔡小龙介绍,网约房经营者在各大平台上架房源时,必须提供房源码,没有房源码或房源码失效的经营者无法在平台发布房源。“通俗而言,房源码相当于网约房的身份证。”蔡小龙介绍,截至目前,渝中区已线上发放房源码1.3万余个,在网约房经营中,还尝试按照“绿、蓝、黄、红”四色管理制度运行管理,绿色代表满分为10分,当经营者产生违规行为时,职能部门将对网约房扣减积分,积分小于6分时将赋色为红色,并对网约房实行强制下架整改处理。
2
由住客实名认证后开锁,防范“本人订房他人入住”治安隐患
熊猫公馆是渝中区较为典型的网约房经营场所,公寓楼共有920套住宅,其中850余套是网约房。李枝林作为这里的网约房经营者已从业六年,手握50多套房源。他坦承,此前,住客常常只需要线上预订房间并向其索要密码即可入住,“本人订房,他人入住”,“一人订房、多人入住”等问题难以避免,也滋生安全隐患,过去,李枝林就曾因当地派出所突击检查发现网约房未如实登记住客人数被罚。
安装智能门锁的网约房。
为进一步堵塞管理漏洞,渝中区推广使用智能门锁,开发“乐住助手”小程序,重新规范网约房入住流程。当前,李枝林的网约房安装上了智能门锁,他介绍,与以往入住方式不同,如今住客预订房间后,还需在“乐住助手”中实名认证通过后,方可在现场用身份证开锁。
渝中区南纪门派出所所长王鹏介绍,智能门锁与互联网技术有效结合,使得入住网约房由“经营者为住客登记”变为“住客自己规范登记”,重塑入住流程,避免治安隐患,据了解,当前渝中区网约房安全智能门锁普及率已达74.83%。
网约房的新型智慧管理模式,让游客纠纷投诉大幅下降,也让住客感受到更为安全放心。据重庆市渝中区公安分局统计,今年以来,全区涉网约房相关警情同比下降33.8%。
南都N视频记者蒋小天发自重庆 金股配资网
鸿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